第六百四十八章 风雨飘摇 (第1/3页)

扬锋汉起 宇十六 加书签

夷道城外,雍军船舰耀武扬威地驶过,沈林子站在城墙之上望着江面浩浩荡荡的船舰,心情沉重。

长江上游的鱼复、秭归、夷陵诸城皆被雍军所得,长江北岸尽归雍军所有,檀道济在益宁战事吃紧,杨安玄率军紧逼江陵城,这场仗有取胜的希望吗。

两个时辰后,雍军船舰再度从夷道城外西返,从残破的船帆和破损的船舷可知发生了一场大战,不知胜负如何?

再过半个时辰,一艘快船带来信使通报江上大战的结果:雍舰在朱超石的率领下前往江陵城,与沮漳口刘粹所率的宋舰遭遇,双方展开激战,雍军被拍杆、强弩折损船舰十二艘;宋军被撞沉八艘艨冲,飞石击沉十艘大小船只,雍舰撤走。

一连半个月,雍军船舰时常顺流攻打江陵,与驻扎在沮漳口的宋军水师交战。战果看似相差不大,但一段时间积累下来就能看出宋军水师处于下风,双方的战损是雍四宋六,光靠拍杆难以对付灵活机动的雍舰。

斥侯探知,雍军在夷陵城往南运送兵力过江,沈林子粗略估算,夷道城周围至少有三千多雍军潜伏。

江陵城,刘裕面色阴郁地从刺史府出来,他刚前往探视病危的萧源之,随行的吕医官告诉刘裕,萧源之命不久矣。

萧源之是荆州刺史,他病逝之后需要有亲信之人接任。荆州乃是重镇,与徐、扬并列,王敦、桓温、桓玄、刘毅、司马休之等人皆据雍州谋反,刘裕着实不放心将荆州交在外人之手。

回到行宫,刘裕召近臣讨论荆州刺史继任之人,谢晦很想谋求此位,尚未开口就听湘州刺史张邵道:“陛下,诸葛武侯曾言‘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晋室以重臣节制荆州,除陶桓公(陶侃)数人外,多数镇将怀不轨之心,成为祸患。臣以为荆州重地,非皇子不能守也。”

这席话说进刘裕的心里,刘裕点头道:“茂宗认为皇子中谁能可任?”

张邵躬身道:“诸位皇子皆是人中之龙,仰候圣裁。”

谢晦在一旁腹诽不已,世人皆说张茂宗是实诚君子,这马屁拍得真是自愧不如也。

果然,刘裕龙颜大悦,道:“太子监国,义真是扬州刺史,朕有意让义隆担任荆州刺史,诸卿以为如何?”

这还能如何,众人无不称“善”。

宜都王刘义隆是刘裕的第三子,今年十四岁,身高已近七尺,博览群书、涉略经史,擅写隶书,在刘裕诸子中颇为出色。

但刘义隆之母胡道安不为刘裕所喜,义熙五年获罪身死,刘裕因其异母弟刘道规无子,便将刘义隆交给刘道规抚养,后来刘道规立其同母兄刘道怜次子刘义庆为嗣子,刘义隆重回刘裕膝下。

刘裕想着将来刘义符继承帝位,刘义真、刘义隆等人将来辅佐长兄,控制藩镇,打虎亲兄弟,当可传继刘宋江山。

京中每隔一日会派人送来一封奏疏,将大小事件写成节略奏报给刘裕,若是大事要刘裕亲决更会详加描述。除此之外,徐羡之、赵伦之、王韶之等人偶尔也会写私信,将一些不便公开言讲的事通过私信方式转告。

拿着赵伦之的信,刘裕有些不快,信中赵伦之隐约提及太子刘义符时常前往玄武湖游玩,有时还夜宿在龙船之上。徐羡之的信则表达京中诸事离不开君主,请刘裕派遣重臣率领兵马,自己回转京中处理朝政。

刘裕隐约听到过太子耽于游乐之事,总认为车兵年纪还小,等再大些就会晓事,所以并未严加约束。现在赵伦之、徐羡之的来信中都透露出车兵游戏无度、荒于朝政,自己不能不管。

有心回转京城,可是战事于己不利,杨安玄正步步紧逼,自己离开一旦江陵丢失,则三分天下杨安玄得二,自己将处于下风。思之再三,刘裕提笔给刘义符写了封长信,教导他该如何为人处世,让他以国事为重,不要荒于嬉戏。

谢晦前来禀事,见刘裕面色不虞,以为其为战事烦忧,巧言劝解了几句。

刘裕突然发问道:“宣明,朕的诸之当中谁可继承大业?”

谢晦一惊,拱手道:“此陛下家事,臣不敢妄言。”

刘裕叹道:“此乃私室相询,宣明便请直言无妨。”

谢晦想了想,道:“陛下春秋既高,思功业存万世。神器至重,诚不可使负荷非才。”

刘裕默然无语,谢晦的话虽然没直指刘义符,但“非才”二字显然已经道明心意。

“庐陵何如?”刘裕道。

谢晦踌躇了片刻,应道:

“庐陵王仪貌俊美、神情秀彻、才学过人,但要为人主尚需养德。”

刘裕拂袖道:“朕知道了,宣明且退下吧。”

谢晦躬身施礼步出大堂,一阵风吹来,感觉遍体生凉,才惊觉汗湿衣衫。

行出数步,谢晦深感后悔,当父议其子之短,自己方才所为何其无智,将来被刘义符、刘义真所知,必然记恨自己。

谢晦恨不得抽自己两嘴巴,枉自己一向以聪明自许,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事已发生,只好且行且看了。

当刘裕得知魏军在汜水岸边惨败的消息,心头涌起无力感,朕难道真敌不过杨安玄吗?原本打算尽力拖延时间,借助魏国之力牵制杨安玄的力量,待到来年便可再多增加两三万人马,现在看来时间拖得越长对杨安玄反而越有利。

刘裕霍然起身道:“传令三军,明日攻打纪南城。传旨命刘怀肃、刘遵考夺取沛县,攻打兖州。”

纪南城,杨安玄稳如泰山,战局向着利好方向发展,刘裕拖着不战,那就比比谁的底蕴更厚,实力增长得更快。

宋军大举出动,气势汹汹地杀向纪南城,杨安玄失笑道:“刘裕坐不住了,估计是得知魏军兵败,感觉希望破灭,索性破罐子破摔了吧。”

堂上鲁轨等人哄堂大笑,鲁轨请命道:“主公,末将愿率军迎战这位宋天子。”

杨安玄笑道:“象齿不可大意。”

鲁轨以拳擂胸道:“末将不敢误主公大事。”

两军对垒,摆开兵马你来我往,其实乏善可陈。箭矢蔽日、号角连天、杀声震耳,儿郎们浴血搏杀,将领们排兵布阵、冲锋斩旗,最后拼得还是兵马的数量、军械的锋利、将士的勇气以及辎重补给。

一连半个多月的对战,雍、宋两军杀得难分难解,双方依旧各守各城,平分秋色。

纪南城,县衙大堂是雍军议事处,大堂中间摆放着丈许方圆的沙盘,红、黑旗帜在沙盘上显示着雍、宋两军对阵的状态,商情司将最新的谍报送来,王慧龙指挥着参谋部的人员变动着旗帜,记录着变动,不时地与一旁捋须观看的高长庆轻声讨论两声。

参谋部已经成为杨安玄帐下极为重要的一个部门,此次司马德文重新即位,王镇恶曾向杨安玄建议在六部之外设参谋部,以高长庆为参谋尚书。

杨安玄思之再三,没有同意王镇恶的建议,而是直接将参谋部放在雍公府,表面看参谋部似乎不如六部九卿那样显赫,但知晓内情的人皆知参谋部才是杨安玄的心头肉,亲儿子。

王慧龙接替赵田成为参谋部左丞,将来执掌参谋部的态势已明。

高长庆笑吟吟地与王慧龙讨论着战况,天子即位时他被授永新县侯、食邑八百户,感觉心满意足,此身功业将了,接下来只想含饴弄孙了。

杨安玄以老黄忠相勉,高长庆欣然随军南下,若能夺取江陵城,杨安玄许诺给他增邑二百户。

看着长江两岸交错的红黑旗帜,杨安玄的心情不像高长庆那般轻松。一将成名万骨枯,每一面旗帜的变动都意味着数十、上百条性命的丢失,慈不掌兵,诚如是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扬锋汉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华为小说只为原作者宇十六的小说《扬锋汉起》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宇十六并收藏《扬锋汉起》最新章节。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连载 502万字

嫁给鳏夫
嫁给鳏夫

晋江vip2018-03-22完结总书评数1299当前被收藏数4142小村里清纯善良的阿薇,嫁给了独居深山的鳏夫。高冷艺术宅vs萌甜暖妹子内容标签布衣生活种田文甜文主角阿薇,范辰轩┃配角┃其它

一鸟嘤鸣 连载 30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黄天秩序 连载 312万字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红色十月 全本 434万字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断刃天涯 连载 236万字

变臣
变臣

农家少年,有如蓬蒿,雷劫之后,风云变幻鱼龙舞。

宇十六 其他 连载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明末:边军不退 沐风叶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历史] 农民将军 喜欢响蜜鴷的纳兰
[历史] 春枝缠 青山问我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 九月的槐树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历史] 我家娘子太体贴 扶摇九天
[历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华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华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07 20: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