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松见弟子来了,笑道,“昨夜睡得可好?”

“回老师,一夜清梦呢。”

谢文纯也笑道。三年相处下来,两人早已熟悉。

“好,休息一下,我们就去书院罢。”

沈灼然话音未落,老管家进来道,“老爷,外面有十多个士子,听说您归家了要来拜见呢。”

沈灼然笑道,“文纯,我们这就去吧,一会怕是我的小院子都被撑炸了。”

谢文纯称是。沈灼然宅子离书院不远,一行人浩浩荡荡向书院走去。期间免不了攀谈,“这就是夫子的学生谢小公子了吧?‘赠饮天下人’,我仰慕多时了!”

等等,谢文纯3一一回过。这些士子们都是极仰慕灼然先生的,对他大概有些不忿做了沈先生亲传弟子的意思,一些考验都被他脸上带笑,不动声色化解了。

不一会儿,就到了岳阳书院。又有一批士子前来打招呼,沈灼然都一律平易近人的打了招呼。谢文纯早已习惯士子们把老师奉若神明,见怪不怪了。沈灼然向自己的教舍走去,一路上又遇到了一些昔日的同事等,一一打过招呼不提。

谢文纯看着面前低矮的一片屋子,有些发呆,“老师,这就是我的房舍么?”

沈灼然此时已打发那些士子回去上课,见谢文纯的表情恶趣味的笑道,“跟了老师几年了,还不习惯么?”

谢文纯无语凝噎,他是跟着老师就差鸡舍没睡过了,但好歹是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阳书院?

沈灼然在旁又补刀,“这屋舍是两人合住的,你们可要好好相处啊。”

谢文纯长这么大除了和沈灼然在外情势所迫,除了他娘,还没和谁同挤着睡一张床过,一时间只觉前途灰暗。

沈灼然道,“好了,让你的书童安置吧,我带你去见见夫子们,以后都要在一起上课了。”

谢文纯知道能和在岳阳书院的大儒们打好关系,百利而无一害,自然答应。正了正衣冠,跟着沈灼然去四处拜见了。

这一晃,就是半日,到得中午用饭,谢文纯暂且跟着沈灼然同教习们一同用,明天才正式进学。见得桌上的青菜豆腐,谢文纯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下午沈灼然没再拘着他,谢文纯就带着濯香,去溪守街道上逛一逛,又去多宝阁给家里去了信。之前怕家里担心他的安危,谢文纯多是报喜不报忧,如今算是安定下来,就都在信中细细的写给父亲告知。主要写的就是沈灼然三年来带他走过的东海海滨、所遇的倭寇,还有所见乡间豪强林立、私自蓄奴一类的事情,末了又简短写道,‘老师对世家改革似有退意,还在观察’。封了漆口,递给多宝阁的掌柜。

出得店来,谢文纯神色间有些严肃。对染香道,“那封信,已经给爹发过去了?”

濯香回道,“已发出去了。”

谢文纯心下一松,他不知多宝阁或者说崔家会不会拆开他的信看,不过这么多年来他已不再那么天真,涉及到隐秘的事情另给父亲写了一封。

放下一桩心事,谢文纯和小书童濯香在街上随便买了些东西纸笔就回去了。回到学生的房舍,屋中已有一人,看起来和谢文纯年纪相仿,面容清俊,正在案前读书,见得来人来把书放下,起身一笑道,“你便是灼然先生的学生谢文纯吧,我叫易行止。”

者有话要说:

游历的事情会有倒叙和回忆出现~第二卷主要就是书院和剩下的三考了,也是二十章。

第22章忠孝难两全

谢文纯打量这眼前的少年,只见他身穿棉布深蓝的外袍,内着素白长衫,头发用一木钗束起,虽衣着简朴但气质洒然,让人眼前一亮。他拱手道,“正是在下,易兄,以后我们就是舍友了。”

易行止笑道,“别看我长得老,也只比你大上一岁,叫我行止就好。”

谢文纯心想那你长得好高啊,心下有些小小的羡慕,折中道,“行止兄。”

易行止又对濯香道,“我的书童出去采买东西了,一会你和他见见。”

濯香本看他衣着朴素,没想到也带一个书童,于是收起了些轻视之心。岳阳书院两个学生同住的房舍只有两张长塌,两个学生一张,书童们一张。易行止又道,“我比较浅眠,睡在外面,省得打扰你。”

谢文纯无可无不可。谢文纯本是个多话的,然而此时旅途奔波很是劳累,两人一夜无话。

第二天,谢文纯刚刚起来就见易行止已经在捧着一本书看了,濯香见他醒了忙上前伺候他穿衣,谢文纯只觉这易行止在心里偷笑,不过他也不在意。两人一同用了饭,就往学舍去了。

岳阳书院分甲乙丙三等学舍,本来是有入学考试的,不过谢文纯为沈灼然的弟子又有秀才的身份,直接插到了甲舍,和易行止一处上课。

来到学舍,并无什么人抬头打招呼,只有少数人冲他们点头致意,大多数都在埋头朗声读书,“仁义礼智”等等。谢文纯从小到大都是一对一授课,跟着沈灼然在外时这个老师也不怎么和他讲科举文章,而是讲一些律法、风俗等,索性他自己没把这些文章落下,一直自己看着书。谢文纯和易行止来得不算早,只得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坐了。

不一会儿,近来一位老先生,须发皆白,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意思。谢文纯被沈灼然带着见过给他上课的夫子了,知道这位姓周,是教四书经意的。

周夫子近来后,学子们都自动噤了声,周夫子咳嗽一声道,“老规矩,轮流上来背书吧。”

易行止小声和谢文纯道,“夫子会从四书五经随便抽取一段,考背诵的。”

谢文纯心想这倒不难,他早就能完全背下来了。易行止见他神色,又补充道,“会考经意的。”

谢文纯这才上了心,用他小时候夫子杨夫子的话说他有些想法离经叛道,要多斟酌些。这几年跟着沈灼然,这位老师却鼓励他多说自己的想法,就不知这周夫子是否比较保守了。

先上去的学子,有的被不上来,就被周老先生打了手板----不管是十多岁还是三十多岁,一律当着所有人面挨打,很是丢脸。

不一会儿就轮到谢文纯,周夫子对他点点头,“谢文纯?”

他对这个长得俊俏且年幼的小学生很有印象。

谢文纯施礼道,“回夫子,正是学生。”

周老夫子有意考验一下他,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谢文纯心想,这虽然刁钻却也难不住我,不假思索答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会葬……”背了大半,毫不磕绊。

周老夫子心中点头,这孩子基础还不错,又考较了一些问题,谢文纯选择了保守些的回答,周老夫子满意,夸了几句就让他下去了。

教舍内都考过一遍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周老夫子又点评了一番,开始讲书,今日讲的是春秋。谢文纯觉得,这位夫子讲的和杨夫子、父亲、老师都不太一样,很是细致,每一个点都点透了,心下欣喜。和沈灼然游历时这老师总和他“讲故事”,没正经教他什么科举文章技巧,谢文纯心中其实有些着急,见这老师靠谱,心下安定----他之前真有些怕整个岳阳书院的夫子都像他老师一样。

杨夫子讲了一个时辰多就走了,来了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人看着学子们自主温习。谢文纯在路上奔波,好久没用过好墨了,于是拿出绢纸开始练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华为小说【huawei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衙内纪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衙内纪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华为小说只为原作者请君三尺剑的小说《衙内纪事》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请君三尺剑并收藏《衙内纪事》最新章节。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三吃糖豆 连载 184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464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连载 3272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连载 24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剑从天降 连载 212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华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华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23 11: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