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40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次日黎明,那几名游侠不知吃了什么错药,竟跑到大理寺喊冤,说他们是受了右相府杜夫人的唆使,这才使法子叫马受惊踢了卫四夫人和卫大小姐的。

大理寺卿柳承珏此刻还在皇宫的麟德殿里上早朝,少卿今日告假了,只有几个小喽啰当值,本来一大早还带了些起床气,一听说是杜家和卫家的事情,近来京城里国泰民安,离奇刺激的案子没有,大理寺等办案的衙门都闲出鸟儿来了,这一来活儿,当即来了精神,接了诉状,无比认真地问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而在大理寺外头围观的闲杂人,听见游侠喊冤并牵扯到了杜、卫两家,纷纷看笑话:“杜家摊上事了,杜相爷那位子还没坐热呢吧……”

本来这件事也就在市井百姓之间传一传,恰好杜家的前亲家吕夫人乘坐马车从大理寺经过,因为自家的宝贝闺女吕清宁的死,她跟杜家不对付许久了,这次别提多幸灾乐祸,回去就四处传扬开了。

杜家一夜之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案子还没审,京城里都已经认定伤害姚溪和卫容与的事是他们家干的了。

杜夫人慌了。

要知道,她相公可是才登上相位一个多月时间啊,要是因为替钟家背黑锅罢了相,岂不亏死。

她一夜未睡,思前想后,第二天,不等大理寺来传她过去问话,杜夫人直接去了大理寺,把她知道的一股脑说了出去,最后还加了句:“钟家干的事情与我杜家没有丝毫干系,柳大人您可要查清楚,还我杜家清白啊。”

大理寺丞把笔录递给柳承珏:“大人您过目。”

柳承珏看也没看,偏头问杜夫人:“夫人摁个指纹吗?”摁了指纹,就是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的。

杜夫人没有半分犹豫:“妾摁。”不把钟家推出来,他们杜家可摘不干净。

等她摁了手印,柳承珏面带笑意:“多谢夫人了。”他掸了掸那份笔录,小心翼翼地夹在一份空白的折子里,打算连夜呈送给云骁帝。

杜夫人不敢看他眼中的肃杀,赶紧告辞从大理寺出去。

……

几日后,皇宫,御书房。

钟贵妃哭哭啼啼地跪在珠帘外的石阶上,秋雨落下,一滴滴打湿了她乌亮的发髻:“陛下,杜家是在诬蔑,他们在诬蔑妾的娘家人啊……”

这不是她头一次来找云骁帝为钟家说话求情了,大概是第三次了吧,云骁帝多少有些不悦:“朕不是让大理寺详查此事呢吗?”

查清楚了,谁诬蔑谁,谁受了冤枉,早晚能弄清楚,更何况,他和大理寺并没有拿钟家怎么样。

大太监李桐:“老奴去请贵妃娘娘先回宫去。”

云骁帝看着手里的折子“嗯”了声,批完这些折子,他想到魏贵人那里去过夜,今日精神头好,想痛快折腾一回。

比起钟氏,还是魏氏疯起来更有滋味儿些。

出来传话的李桐呢,一想今儿是九月二十六,按照日子轮到钟贵妃侍寝,于是悄声劝她道:“娘娘,今晚陛下该去您那边了,都这个时候了,您还不快回去梳妆打扮吗?”

一语点醒钟贵妃,她瞬间收了眼泪,巴巴地往御书房看了一眼,回沐宸宫去了。

云骁帝看完折子,对李桐说道:“朕今日不想去贵妃宫里,想去看看魏贵人,你打发人同她说一声。”

李桐:“……”

钟贵妃回到沐宸宫之后又是沐浴又是浑身擦粉,等啊等啊,望眼欲穿,结果等来一句“万岁爷今晚不来了。”,气得她白眼一翻,直挺挺地晕了过去。

第二天,她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等云骁帝去上朝的时候,跑到魏绿衣的宫里大闹了一场,把魏贵人弄了个没脸。

魏绿衣昨日把云骁帝伺候得无比尽兴,正想着位分该动一动往上走一步了,怎会把钟贵妃放在眼里,跟她那是万般拱火,一会儿笑话钟贵妃年老色衰,夜里跟皇帝翻云覆雨不丝滑,一会儿说钟家连准太子妃卫容与都敢动,活腻歪了,早晚落得个门第零落的下场……反正什么难听她捡什么来说,一句句跟刀子似的扎在钟贵妃的心上,把人气的直接晕厥过去,抬着出去了。

不仅如此,她还扯烂了衣裳披头散发跑到姜太后那里去告状,对于姜太后来说,这两个全不是省油的灯,一个作一个蠢,没有一个她不烦的。本想各打五十大板训斥一顿,但想着钟氏先后诞育乐两位小公主,看在孙女的情分上,她安抚了钟氏两句叫回宫歇着:“瞧这脸色黄的,还不回去好好保养。”

钟贵妃哭着回她的沐宸宫了,回去后在宫里各种寻死觅活,不安生。

而后,姜太后冷了魏绿衣好半天,才叫她上前伺候漱口:“昨夜你使了什么狐媚子手段把皇帝勾过去的?”

魏绿衣不敢顶嘴,心中万分委屈:是万岁爷自己去找她的,怎么她就成了狐媚子。

“以后再叫哀家知晓这种事情,”姜太后狠狠地训斥她:“要你好看。”

“是。”魏绿衣低声应道。

她回去是越想越烦躁,于是想放大招,拿了三尺白绫学话本里的女子悬梁,想死是假的,让云骁帝心疼她才是真,可是魏绿衣自己和她身边的宫女都没经验,把白绫搭在房梁上就开始大喊大叫,把姜太后、裴皇后还有在东宫念书的太子秦衍都惊动了,动静很大很大。

姜太后更是亲自到场,看着搭在横梁上的白绫怒道:“魏贵人果真想死?哀家来教你。”

说完,她命太监把白绫打了个死结:“魏贵人便把脖子伸进去吧。”魏绿衣吓得浑身抖如筛糠:“太后饶命,贱婢再也不敢了。”

姜太后给太监死了个眼色:“你们把魏贵人扶上去。”

几名老太监押着魏绿衣,硬生生把她的头塞进了缳里,不管她如何哀嚎,放手任凭她双脚离地悬在空中濒死挣扎。

眼瞧着魏绿衣的脖子都快折断了,裴皇后于心不忍地说道:“太后,饶她一命吧。”

姜太后看了她一眼:“裴皇后真喜欢做好人啊。”她又观摩了片刻魏氏的丑态:“放下来。”

好歹没让魏绿衣死透。

“皇后,哀家责罚了魏贵人,”姜太后又道:“钟氏那边,皇后瞧着办吧。”

坏事不能都让她一个人来干。

裴皇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姜太后的法子炮制一番,惩戒了钟贵妃。

……

与此同时,麟德殿。

杜锦成当上右相后,立马着手今秋各府怎么征收赋税的事情,他先是提出效仿前左相文婴鼓励屯田、奖励农耕的办法,让各府新增人口的同时增加耕田亩数,被群臣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后,又提出了征兵丁的办法,被云骁帝质问养兵丁的银子从哪里来,他又卡壳了……

后来,杜锦成又说让左右丞相和六部尚书、大理寺卿、京兆尹等人一块来决策此事,并问卫景平:“卫大人对此事从头至尾一言不发,不如请卫大人也参与进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言趣阁】《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我是一颗武装卫星》《黄昏分界》《肝到厨神才算开始》《谍海青云》《泼刀行》《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

华为小说【huawei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华为小说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恶的呃呃呃 连载 34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大篷车 连载 172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三吃糖豆 连载 184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剑从天降 连载 212万字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农民将军 喜欢响蜜鴷的纳兰
[历史]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历史] 倒拔三国 神枪帅飞侠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继兄不善 第一只喵
[历史]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我要吃月亮
[历史] 最狂上门女婿 十全十美的佳
[历史] 谍战风云录:大宋 香菇草莓牛肉酱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华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华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