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38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华为小说】地址:huaweixiaoshuo.com

就这么熙熙攘攘地看了大半日,口也渴了,人也乏了,再没人出头就没啥看头了,纷纷交头接耳:“走吧走吧,叫我看呀,姚疯子这个擂台是没人打喽。”

有人陆续从人群之中挤出来,准备打道回府。

“让一让,让一让,”这时,人群之外响起一嗓子喊声,有个女孩子嗓门略粗地道:“什么热闹让我瞧瞧?”

“二妮呀。”有人认出这是六品武官陈校尉家的闺女,笑道:“哟,这热闹你可凑不成,是舞文弄墨的事。”

陈二妮跟着他爹习武,成天在小子堆里摸爬滚打,老虎尾巴都敢摸,凑个热闹算啥,何况她还是跟着先生念过小半年书的,听人这么一说她更不服气了,猫着腰三下五除二挤到最前头去,磕磕绊绊地看完了告示,问:“会写字就行?”

“会写字就行。”卫景英说道。

陈二妮上前捏了捏他的脸蛋:“给姐姐一支笔。”

她的话音一落,有几个同样是武官之家的后生小子大笑着起哄:“二妮用什么笔啊,跟老少爷们儿耍个舞枪打棒过过瘾。”

“错了,”有老人家看不惯这些后生娃儿们吊儿郎当不学无术,捋着胡子纠正道:“那叫舞枪弄棒。唉!”

有这么一帮大小武人老粗,这上林县活该文风不兴啊!

卫景英忍了她一上来就动手动脚,将事先准备好的毛笔拿起来交到陈二妮手上:“二妮姐姐请。”

他扫了一下众人,底气不是很足地问:“有谁愿意跟着二妮姐姐习半日字的?”

众人看笑话不应,肚子里有点墨水的摇头晃脑:“谁跟她学呀,学得一手春蚓秋蛇,赶明儿拿出去,不怕叫人笑话手抖?”

“哈哈哈哈……”听的人跟着乐呵起来:“千万别跟她学,手抖。”

这时候陈二妮没耐心了,她从围观的人中点了两名十二三岁的小子:“李疙瘩,丁栓牛,过来。”

两个人要溜,被她一手一个提溜出来:“再跑打断你们的腿。”

陈二妮揪着两个小子扔到台下的座位上,竖起柳眉吓唬他们:“快叫我女夫子。”

两个小子嘻嘻哈哈地叫她:“女夫子。”

姚春山几乎按捺不住地要上前阻止陈二妮胡闹,却见卫景平频频使眼色:等着,真没到该出手的时候呢。

有名五十来岁的马姓老秀才见他们这般嬉闹,仰天叹息:“‘夫子’二字岂可当儿戏哉!”他越想越气,末了气血上涌,愤而上前道:“罢了,我来当这个半日师。”

说着他就要从陈二妮手中夺过毛笔,这时卫景平踩着点从屋子里出来,指了指告示上的字道:“马秀才,陈姑娘既然说她会写字,那这半日师头一个便是她了,您愿意的话,明日再来吧。”

这话一出,直如在围观的人群中丢了个雷,霎时炸窝了。

第40章挣钱了

◎一锭售六两银。◎

“这也太胡闹了。”那些个自称饱读诗书妙笔生花的文人雅客,此时一拂袖子,没走,坚持要把陈二妮赶下来,让马秀才上去做这个半日师:“万不可误人子弟。”

马老秀才更是气得一说话就漏风,语速还特别慢:“不……不……可。”

陈二妮则感激地看了卫景平一眼,仰头哼了声:“你怎知道我教不好?”

虽然她不爱读书,但跟着夫子习字那会儿,她也是仰慕过左棻、谢道韫、李清照等才女的,平日闹着玩嫌她一个粗鄙武人就罢了,今日可不成,他们越瞧不起她,她还偏要争这口气,就不肯把头一个半日师让给马秀才。

马秀才自然不肯跟一个黄毛小丫头辩论,只冷冷地哼了声,立在那儿不下去。

火候到了。

马秀才不走也好办,卫景平缓了态度,朝他揖了一揖,搬了个凳子说道:“请坐。”

又给卫景川使眼色,叫他倒了杯清茶来,卫景平亲手给马秀才奉上,说道:“既然马秀才您不肯明日来,那就劳烦您今日当个半日师的老师,”他看了一眼陈二妮:“要是陈姑娘有写的不对的地方,烦请您给纠正过来,您看这样好不好?”

陈二妮是半日师,马秀才是半日师的老师,众人绕了两绕,等绕过来这个弯弯,瞬时火气没那么大了。

人家卫四没下马秀才的面子不是,还抬举他了呢。

要是再不依,非要去跟陈二妮一个女孩儿家争,那就是为老不尊了。

人人心里此刻都只顾着骂卫四这小子太人精去了,早把陈二妮也能当夫子岂不是误人子弟丢上林县的人的事抛脑后去了,纷纷说道:“好,这样说得过去。”

当事人陈二妮大大咧咧地道:“怎么不行,行。”

她本来就是一时心血来潮想趁着热闹来玩一玩的,此刻一看这头一个半日师拿到手了,也争到这口气了,旁的就不管了。

纷纷接受了卫景平的提议。

还有几个目不识丁的,见台上夫子叠夫子,起了兴致要当半日学生,卫景平点了点人数,一共加了四张椅子才安排他们坐下。

陈二妮憋着一口气,提笔振腕,想了四个字南山有鸟。1

她本来想写个“天人火日”玩一玩的,但是为了和马秀才较劲,要显摆她胸中有文墨,不是秀才老爷们眼中的武人草包,于是想了句晋朝左棻的诗,也是她唯一能记得住的一句,颤颤巍巍地往宣纸上写。

底下坐在学生位子上的,有人连拿笔都不会只能胡乱画一气,写了个什么自己都不认得。

陈二妮写到“有”字的时候,卫景平拿镇尺过来,一边给她使眼色一边说道:“给陈姑娘压一压纸。”

陈二妮停下来想了想:卫四那意思,好像是让她故意出破绽给马秀才挑毛病?

这么一分神的功夫,她的“有”字的一横写歪了,还没提笔就立刻被马秀才挑了毛病:“你这个‘有’字写得不好……”

陈二妮在出错的这一刻终于骤然放松下来,她知道卫景平为什么给她使眼色了,马秀才今天必然是要挑她的毛病的,就算她能把“南山有鸟”顺畅地写下来,他立刻就会问别的,直到赶走她为止。

所以最聪明最体面的就是卖马秀才个小破绽,让他理所当然地接过去这个摊子,叫她没那么难堪地下去就是了。

“给你,”陈二妮不耐烦地把毛笔往笔架上一挂,让出了位子:“你写的好你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馥欲香片》《野火》【手打小说网】《渣攻改造,BE改写HE》《1979黄金时代》《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下乡妹妹高考回城[七零]》【跳跳糖小说】【重生了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转载请注明来源:华为小说huaweixiaoshuo.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华为小说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大将
大将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红色十月 连载 519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黄天秩序 连载 310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连载 24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连载 3272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463万字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华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华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